入夏以来,全国多地频繁出现高温天气,用电负荷快速增长。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7月4日,全国最大电力负荷达到14.65亿千瓦,较6月底上升约2亿千瓦,创历史新高。面对这一形势,能源央企纷纷采取措施,乘“峰”破浪应对高温“烤”验,全力保障能源供应安全稳定。具体如下:火电企业保障机组运行:火电是迎峰度夏的重要“压舱石”,国家能源集团紧盯各省区电力供需形势和机组运行状态,确保度夏期间机组应发尽发、稳发满发。6月份以来截至7月13日,国家能源集团发电量1523.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3%。在中国大唐所属的大唐华银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在湖南省连续8天发布高温预警的背景下,13台火电机组全部投入运行,还加大燃料采购力度,将煤炭可用天数保持30天以上。新能源企业发挥支撑作用:风电、光伏等新能源为保障电力稳定供应进一步提供支撑。7月4日,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江苏大丰800兆瓦海上风电项目实现首批机组并网,预计将于今年12月底前全容量并网,届时每年将生产清洁电能超26亿千瓦时。7月3日,中国大唐所属的广西桂冠电力股份有限公司92台水电机组全部投入运行,7月8日单日最大出力915万千瓦、日发电量1.74亿千瓦时,创今年新高。电网企业投运重点工程:为保障电力安全稳定供应,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合计162项迎峰度夏电网重点工程于6月底全部投运。其中,国家电网140项迎峰度夏重点工程总投资超过300亿元,新增变电容量达到5006万千伏安,将提升供电能力3000万千瓦以上;南方电网22个迎峰度夏重点工程建设线路总长度达1.1万千米,直接增加变压器容量295.69万千伏安。煤炭企业加大供应力度:国家能源集团神东煤炭大柳塔煤矿开足马力采煤,一天最多能采4.25万吨煤。国能黄骅港务公司截至6月30日年累计完成煤炭下水1.1亿吨,同比增长9.3%,创历史同期最高水平。中国中煤迎峰度夏期间煤炭生产每天保持60万吨以上,月均生产量不低于2000万吨。中国华电首座露天开采煤矿兴旺露天矿1-5月份煤炭产量同比增加133.87%,销量同比增长137.31%,均创历史同期最好水平。其他保供举措:国家电网完善电力需求响应机制,以调度优化、价格补偿等方式引导企业错峰生产、让电于民;依托新型负荷管理系统,实现负荷精准调控。东方电气集团自主研制的国内首台15兆瓦重型燃气轮机G15总装下线,可与光伏、储能等绿色低碳技术耦合,构建综合能源运用场景。大唐湖北100兆瓦/200兆瓦时钠离子新型储能电站科技创新示范项目一期工程建成投运,实现钠离子新型储能技术的首次大规模商业化应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