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秋季学期起,中国免费学前教育进入全面落地阶段,政策从中央到地方逐步推进,在减轻家庭负担、保障教育质量等方面取得显著进展,以下是具体情况: 国家政策层面:明确核心实施规则2025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的意见》,确立了全国统一的政策框架:免费范围:公办幼儿园学前一年(大班)儿童全免保育教育费;民办幼儿园参照同类型公办园标准减免,超额部分可按规定收取。财政保障:幼儿园因减免费用减少的收入,由中央与地方财政按比例补助(中央分担比例最高达80%),并定期评估调整补助标准。特殊群体兜底:鼓励地方对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等进一步加大资助力度,同时落实捐资助学优惠政策。政策实施首学期便惠及约1200万儿童,预计一学期减少家庭支出200亿元。 地方落地进展:各省加速推进,河南多举措落实全国各省已陆续出台实施方案,结合本地实际推进政策落地,部分地区还推出创新举措:河南省:省政府预拨10亿元支持市县落实政策,多地已明确退费、免收费细则。例如驻马店、洛阳洛龙区等要求9月底前完成民办园退费;息县、巩义市回郭镇等地已直接免除公办园大班费用,民办园参照执行。其他省份:内蒙古准格尔旗率先实现三年学前教育保教费全免,每年为每名幼儿减免3600元;四川凉山州通过改造校舍增设幼教点,省财政按每生每年700元标准补助,基本实现适龄儿童“应读尽读”。 质量保障措施:确保“免费不减质”为避免政策落地影响教育质量,各地从资金、资源等多方面强化保障:资金监管:要求财政补助及时足额拨付,严禁拖欠教师工资,例如辽宁明确不得因免费政策减少原有学前教育资金投入。资源优化:部分地区通过集团化办园、师资流动等均衡资源。如准格尔旗组建幼教集团,通过骨干教师带教、跨园支教等方式促进优质资源共享。动态评估:中央将每3年评估一次政策实施效果,调整补助标准,地方也需定期核查在园儿童数据,确保资金使用规范。 后续推进方向目前政策聚焦学前一年免费,未来可能逐步扩大范围。此外,家长和行业呼吁进一步完善普惠托育体系,例如依托幼儿园增设托班、加强托育机构补贴及从业人员培训,以解决双职工家庭托育需求。若需了解焦作修武本地具体实施细节,可关注当地教育部门公告或通过政务平台咨询政策落地进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