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通过种业创新为大国粮仓筑牢丰收根基,具体举措和成果如下: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黑龙江省建成了全国最大的寒带作物及大豆种质资源库,建有4个国家级种质资源库和6个省级种质资源库(圃),保存大豆、玉米、水稻等国内外作物种质资源7万余份。搭建了种质资源鉴定评价与基因挖掘平台,完成10224份种质资源的表型鉴定和2055份资源的基因型鉴定,发掘出粗脂肪含量超24%的高油大豆和极早熟水稻等优异资源。育种技术创新:东北农业大学的作物信息实验室拥有8个功能不同的舱,可模拟不同环境,精准捕捉作物生长发育情况,其中快速迭代舱一年能够让作物迭代四五代,大大缩短了育种周期。植物表型平台实时采集作物生长、发育、表型特征等各种指标,为科研人员在作物育种、病虫害防控、农药筛选等方面提供可靠参考。制种大县建设:黑河市作为黑龙江省北部优质食用大豆种子基地核心发展区,有4个国家级制种大县、46家大豆种子生产企业,累计育成高油高蛋白大豆品种及特用大豆品种300余个。桦川县水稻良种繁育基地今年水稻良种繁育面积达到31万亩,年育种量15.5万吨以上,占全省的40%以上。黑龙江省深入实施种业基地提升行动,成为全国第4个国家级种子基地,全力推进19个国家制种大县和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国家级基地制繁种面积400万亩以上,在五大连池市建成了全国唯一的以大豆种业为主导产业的国家现代农业(种业)产业园。良种推广与覆盖:“十四五”期间,黑龙江省审定主要农作物新品种1710个,21个入围2025年国家农作物优良品种推广目录。其中大豆品种“黑河43”、水稻品种“龙粳31”均为全国推广面积最大。全省农作物种业企业发展到549家,垦丰种业等6家企业进入全国大豆种子销售10强,富尔农艺、益农种业等5家企业进入全国水稻种子销售10强,全省主要农作物良种基本实现全覆盖。
|
|